首页 > 会员服务 > 专题报道
【大赛背后的故事:于海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健康管理路上的追梦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12

 


 

于海静来自济宁,“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届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技能竞赛”健康管理项目(职工组)一等奖获得者。她说,毕业后立志守护人民健康的初心难忘,如今,她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把健康管理的理念传播到身边的每一个人心中。

 

 

于海静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从业以后,正是因为在临床工作中看到太多慢性病患者因为对健康管理知识不足,甚至是完全缺乏而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最后出现肾脏功能衰竭、心脏衰竭而死亡的案例,这为个人、家庭、社会甚至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见到过太多人因为提前进行健康管理而受益的案例。从那一刻起,于海静开始思考,老龄化的今天,在有限的医疗资源背景下,我们必须要让所有人都树立起健康管理的理念,使人们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中医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她在此刻决定了投身到健康管理行业中去想法,并坚定了一定要“把健康管理一直做下去”的信念。

 

 

本着这份初衷,于海静用行动影响着她的学生和周边的每一个人,如今,作为学校健康管理专业的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的她早已在行业内沉浸多年,社区、乡村、校园、养老院依然是她健康教育行动的起点,她会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到这些地方去开展健康教育,希望为健康意识淡薄的人,带去健康知识。通过教学与实践,于海静深知我们山东省乃至国家的健康管理水平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民大众对健康管理知之甚少。

 

 

说起现阶段大众健康管理知识相对匮乏这个话题,她深有感触的谈到:“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这提示我们健康管理一定要在“未病”之前开始。世界卫生组织也曾震聋发聩地向全球呼吁,21世纪对人类的最大威胁不是癌症、不是核扩散、不是艾滋病,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但是人民大众当中依然很多人健康意识淡薄,‘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人大有人在。当我得知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将主办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届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技能竞赛的消息时,激动地心情无以言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比拼,还是一次展现医养健康产业人才精神风貌,交流技艺,互相学习的好机会,我更希望能通过参加此次比赛的契机,唤起大众对健康管理的重视,让我们把健康管理提前到‘治未病’的阶段,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轻个人、家庭、社会的医疗负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一番寒彻骨,不会轻易取得好成绩。在本次竞赛中,选手需要通过PPT演讲、临床实操对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健康管理相关操作,这种比赛形式对参赛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想完成大赛任务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案例反复的琢磨练习。现场讲解ppt和答疑环节,更是考验参赛选手的临场发挥水平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及语言表达水平。为了紧紧抓住这次大赛学习交流的机会,于海静赛前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时候会加班到深夜反复的练习修改,确保大赛当天的发挥万无一失。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短短7分钟展示,是台下数年工作经验积累的绽放。于海静回忆道:“我将我的工作经历和健康教育经验融入到大赛上要讲的案例中,根据最新的指南为案例中的患者制定方便、可行、易操作的健康教育计划。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其实任何一个比赛也都是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本次我拿到了一等奖,让我更加坚定信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我所热爱的工作当做事业,一直做下去......”

大赛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作为一名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师,于海静觉得任重而道远。她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不应是只有技能的“机器人”,还应强调人文素养的培育,落实好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用自己的努力阐释工匠精神,践行技能之梦。